關於我們   書籍介紹   最新訊息   會員中心   客服中心

 

 

  圖書總目錄

  客戶服務

  購書辦法

  經銷書店

  常見問題

  信用卡傳真訂購

 

 

  如何成為會員

  會員須知

  會員權益

 

都會悠遊館

周休GOGO一本通

玩樂吃喝便利旅圖

台灣逍遙館

台灣周休二日汽車逍遙遊

遊樂吃喝超便利旅圖

新生活地圖館

 

 

       出版序

    5大製作特色

 

2冊分割範圍圖


  台灣1/5萬全圖
  百科事典

  全集上下2大冊
 上冊/濁水溪以北

 下冊/濁水溪以南
   澎、金、馬
|
  ★合購全集2大冊


       定價:3960元

 精裝版特價:3100元

 平裝版特價:2960元

  --------------------


選購單本(上冊或下冊)


       定價:1980元

 精裝版特價:1620元

 平裝版特價:1560元

  --------------------


 會員、多本及多

 套訂購另有優惠

 歡迎來電洽詢!

 

 

信用卡訂購證

 

 
首頁 > 地圖書目錄 > 台灣1/50000全覽百科地圖集-出版序(下)

 

《台灣生活地圖資料庫》終於大功告成了

 

■全面專業化的地圖繪製

為喝一杯牛奶,養一群乳牛

 經過三年的努力,終於在西德的印刷大展上找到了「PIL-TIC正負同步雕刻系統」,一種以鑽石刀雕製、正負陰陽同步,為當時歐美地圖界公認最精密的地圖原圖製作技術。不僅可以清晰精準雕刻一層一層的等高線,也越過傳統粗糙的套疊印刷,直接將內容訊息精雕於印刷版上,更能一舉解決中文地名筆畫繁簡懸殊,所衍生的字體解析度問題,品質符合我的構想。
 
運作這套精密製圖設備,須自行設立一個特殊的製版廠,還得不斷投注研發巨資,我決定將雜誌社人力移至叢書編印,資金挪來購置製圖設備,並以叢書收入支持研發地圖的長期花費。至此,戶外生活製作地圖正式進入「全面專業化」階段。有些朋友還以「為了喝一杯牛奶,而養一群乳牛」來調侃我的舉措。
 有了精密的製圖設備,可是當時民間尚乏此類雕繪技術的專才。後來在台中找到聯勤401廠退休的多位專家,於是在台中租房,開始台灣各縣市地圖之繪製。
 就繪圖技術而言,幾位專家確屬國內最頂尖的高手;然而,就地圖內容的取捨,他們的觀點卻與我南轅北轍。
 地圖最基本的是疆界、河流、等高線、山脈走勢等這些自然的符號,但是
地圖更重要的生命,還是在人文的註記,包括聚落、道路、工程建設等這些每天都在不斷“生長”變化的人文訊息。在外國,這是政府在做的基本工作,像日本的國土地理院、香港或新加坡等英國系統的國家地政主管部門,每年都會定期更新提供最新國土資訊,而民間地圖出版者即依此最新基本圖資,製作成各種性質不同的專業「生活地圖」,例如:街道圖、旅行導遊圖、登山地圖、交通地圖等等。
 然而
在戒嚴體制下,我們政府當局對地圖的關心,卻僅專注於主權的擁有與宣示,一直未曾站在人民的觀點考慮人民的生活需求和便利,導致傳統台灣地圖幾乎全然以行政疆界、聚落政治中心的標明為主要任務,一份地圖最重要的,必須「迅速反映」人文地理訊息的功能卻完全被忽略了。

大傻瓜的地圖巿場實驗

 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核心觀點,正是縣市地圖繪製之初我與專家們不停辯論的癥結。專家們最在意的是縣市疆界的準確度,例如:新竹和台中在桃山的縣市界線到底是在三角點的北側還是正中?華中大橋下的新北、台北兩市界線究竟該在新店溪的中央、還是三分之一處?
 我主張地圖該詳細標示銀行、戲院、百貨公司、巿場、商店,甚至巷口的中藥行、豆漿店等生活註記。他們卻以發覺我「實在外行、甚至天真到不可思議」的神情,好言正色地規勸我:「銀行、商店隨時會搬遷,你一上巿就可能曝露缺點,一、兩年後就覺資料陳舊,誰會掏錢來買?」他們還舉了個實例:前幾年某部會出版了史上第一套政府公開發行的1/10萬「經建圖」,聽說3千份至今三、四年還賣不到一半,幸好沒標註那麼多銀行、商店,否則豈不大半形同廢紙。以政府的權威招牌都落得如此,你辛辛苦苦繪註那麼多地標,無異傻到大費周章地搬磚頭來砸自己的腳。
 我請他們換個角度去想,說不定正因為「經建圖」資料簡陋,缺乏參考價值才乏人問津。理想中的地圖是繪製精細、生活資訊豐富,且年年更新,即使短期內就有少數商家異動,也不致影響整份地圖的實用參考價值。並舉當年和吳萬興先生籌辦雜誌的理念,
期盼「用展望未來的角度,滿足潛在市場的需要」,來規劃地圖的製作方針

最笨但卻最紮實的方法:地毯式踏查

 好不容易終於說服幾位專家,願以他們高超的繪製技術,配合我浪漫的編輯構想,攜手合作一次國內地圖史上前所未有的巿場實驗。不過,接下來還有一個更大的難題:可供參考採用的「地理人文註記」在哪裡?
 由於國民政府一心想反攻大陸,怠忽台灣國土現況調查職責,直到1967年才著手展開測量工作,1980年才完成「註記」仍失之簡陋的官方基本圖。之前的三十年,官方出版的地形圖,不是照日治地圖翻譯編繪,就是拷貝二戰末期美軍空測繪製的台灣地圖。總之,
官方資料過於老舊,無從參考使用。
 好在多年來製作旅遊、登山叢書時,我們同仁早已練就了披荊斬棘、現地探採的豐富經驗,很快地組成了民間第一支、也是唯一的地圖踏勘隊伍,以最笨的方法,一步一腳印踏遍台灣各個角落,反覆作地毯式實況踏查

千萬投資、四年心血,束之高閣

 1986年,終於完成了首批心血結晶——16幅台灣縣市地圖。經過將近一年審查折騰,我們還是沒拿到發行許可,原因之一是「民間地圖不得照軍用地圖規格繪製」,意思是不該繪製得太精準,雖然理由荒唐,為了生存我們還是可以稍作調整,使其不會太精準但依舊實用;不過,另一個原因卻令我們陷入兩難局面。
 地圖審查委員會要求我們把「台」字一律改正為「臺」,偏偏這個台字在台灣各縣市地圖裡,都是無所不在的最常見字,若要統統改正至少得耗費224個工作天,而再審的期限只容許六個月。  面對這個僵局,同事們分為三派議論不休。一派主張跟審查官員據理力爭,因為「台」是通用俗體字,不是非法的簡體字,就連審查官署發給我們的公文上,也是滿紙「台」中、「台」北;第二派主張找關係走後門「疏通關節」;第三派則認命地說,改就改吧!大家加班,趕在180天法定期限內完成。三種意見莫衷一是,等著我做決定。
 那天夜裡,我獨自站在大屯山頂,呆望山下的萬家燈海,有一道蜿蜒如蛇的黑暗細帶,那是分隔台北縣市的淡水河,兩地儘管分屬不同行政區域,可是幾座橋上不絕如縷奔馳的車燈,似乎提醒我:「自然形成的生活圈是沒有人為行政區隔的」!我突然領悟了!符合生活功能的地圖不應受行政區劃來生硬截割。傳統地圖以行政區來劃分的觀點並不正確,我應該跳出這樣的「框框」,從各個生活圈的觀點來企劃真正實用的生活地圖,16幅迭遭審查刁難的縣市地圖根本毋庸再改,我們應該製作完整的「台灣生活新地圖」。
 一千多萬投資(當時可以買敦化南路、信義路口昇陽大樓110坪)、四年心血,束之高閣。我把製圖中心移回台北,重新招兵買馬,正式進入完全自製階段。

10年磨一劍,「台灣生活新地圖」震撼問世

 為貫徹全新的製作理念,迴避專業科系背負的包袱,我大膽地錄取一批非專業科系畢業——全未畫過地圖、甚至連美工基礎都沒有,但出身登山社團幹部、熱愛登山、真正喜愛地圖也略懂地圖判讀的新鮮人,從最基本的地圖原理、線條雕繪、工具運用…,按部就班,逐步訓練、實習,然後才展開新地圖繪製
 10年後,1996年,一套兩大本的
「台灣新生活地圖」:包括1/10萬《台灣全圖百科事典》和1/1萬《台灣30個都會街道圖》正式問世了,再兩年,另一套6大本的1/1萬《台灣都會生活百科地圖集》也相繼出版。這一系列地圖集堪稱有史以來真正符合台灣生活需求的地圖,在台灣地圖史上絕對是空前的。其內容繪製和印刷品質,已足以媲美歐美日先進各國;尤其圖上所標繪的地名、景點、交通網路等人文資訊,不論完整度、新鮮度與正確度,都是同時期官方和民間任何地圖所遠不可及的,是市井小民洽公、購物、訪友、休閒、旅遊、登山等日常生活和假日山野活動最方便可靠的幫手。那年5月,正值台灣首度總統直選「飛彈危機」最緊張之際,卻是我公司上下連同協力廠商,為應付天天湧入的訂單而日夜趕工、疲於奔命的時候。  鑒於國人對高品質「生活地圖」的迫切需要,且中文電腦繪製工具已趨完備,我們決定招訓更多新手,並斥資建置一個容量3000G的「台灣地理資訊庫」,包括數十座繪圖機台、內部高速網路和磁碟陣列儲存系統。
 另方面,我再度攤開早年擬訂的繪製方案,以決定後續步驟:
 
[市區街道詳圖]——繁華都會區1:5千,城鎮街區1:1萬,鄉郊及淺山地區1:2萬
 
[全域同比例圖]——1:2萬、1:2.5萬、1:4萬、1:5萬、1:10萬、1:20萬、1:30萬、1:40萬、1:50萬、1:100萬
 平心而論,這只是個人設訂的理想目標,有否可能達到,我全然無法推估,因為單就圖幅面積來算,1:5萬是1:10萬的4倍,1:2.5萬則高達16倍,其所耗費的人力和資金,對民間業者來說負荷沉重,所以先進各國民間地圖大多只做到1:5萬。

感謝老同事激勵,40年夢想終於成真

 照正常步驟,接著該繪製的是1:5萬,就好比登山,既已跨過1:10萬的緩坡登山口,只要循正常步徑朝1:5萬、1:4萬、1:2.5萬…,沿坡往上,雖逐漸費力,卻是順勢可行之途。我們確實也從1:5萬的《台灣高山導遊圖》著手,不意工作進行泰半,幾位老同事決定自立門戶。二十多年的社會歷練,加上十來年的朝夕相處,我料想這幾位同仁已不太可能轉行,其出版經驗又多僅只地圖繪製,其創業捷徑勢必依循我擘畫的既有路線,甚且沿襲我規劃的製作風格,如此難免形成狹路相爭、同門相殘的窘境。
 儘管其他同仁並不贊同,我
毅然決定擱置《台灣高山導遊圖》的後續作業,並說服大家齊心協力另闢蹊徑,挑戰陡坡、直攀峭壁,俟奮力登頂後,再順坡下山,不但全盤計劃指日可成,而且先克服大比例圖之後,再縮製較小比例圖,圖面定位必然更加精準,人文註記也更豐富。果然,五年後,最難的一套6大本《台灣全覽百科地圖集》達陣了;再10年,1:2.5萬及所有比例圖幅升級3D立體暈渲,均陸續完成。如今中途後撤而殿後的1:5萬全圖也將出版,整個「台灣生活地圖資料庫」至此業已全部建置完成,我萬萬沒想到當年一個大學生的天真夢想,42年後,終於圓夢成真了。
 印刷廠陸續送來一台一台的印樣,在忙著逐頁檢視之餘,不禁油然想起20多年前我在「1/10萬《台灣全圖百科事典》出版緣起」引用朋友的一段話:
 
世上有兩種人最值得感謝,一種是拉你一把的人,另一種是扯你後腿的人。前者出力相助,理當銘謝;後者反向激發你的潛能,幫你練功,尤應感激

■全面專業化的地圖繪製

 1974年服役退伍,父親知道我決定要從事出版工作,並未明顯的表達贊同或反對,只是殷切的叮嚀:「一生只要做一件事,你專注這件事,把它做到最好,人家就會永遠記得你!」
 
這四十多年來,我只做「出版」這件事,而且只出版有關「台灣這片土地」的雜誌、書籍和地圖,我只專注這件事,希望把它做到最好,做到止於至善!
 我覺得自己很幸運:生於戰後的台灣,長於胼手胝足、勤儉刻苦的年代,趕上只要勇敢築夢、全力以赴,就有機會伸展抱負的大環境。
 我沒有任何工作經驗,只能以社團經驗來帶領工作團隊,朋友都說「戶外生活」根本不像個公司,不過也因為沒有一般公司的垂直管理框架,所以敢大膽嚐試teamwork團隊分工的合作模式;我也沒學過企業經營之類的相關課程,唯有社團活動的一點心得:「
貼心而週全的準備,提供比預期多一點的驚喜」做為自我鞭策的準則。無論編輯一本書或製作任何地圖,都以準備帶領一群多年摯友出門爬山或旅遊的用心,總是竭盡所能地設想、鉅細無遺的準備。許多資淺的年輕同事,有時難免因大費周章、一改再改而按捺不住,我會告訴他們:我一生就只從事這一份工作,而且始終抱持著高度的熱情,之所以能如此心無旁騖地專心投入,正是這份貼心,總帶給讀者比預期多一點的驚喜,因而獲得許多知音同好的共鳴和支持
 
感謝同好老友們40多年來一路扶持,我們已一起為台灣地圖發展史頁寫下了美好的一章,謹此敬致由衷謝忱!並請繼續惠予指教,尤歡迎隨時蒞臨敝社,無論舊雨或新知,同沏一壺老茶,古今多少事,都付笑談中!

 

- 完 -

 

<﹤出版序(上)

5大製作特色﹥>

 

 


Copyright © 2020 OUTDOOR LIFE BOOKS CO.,LTD.
戶外生活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
聯繫我們:
outdoorlife@gmail.com